大沽口炮台

日期:2020.06.29 阅读数:201
						

    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东南海河入海处。大沽口自明朝开始驻兵设防,清朝嘉庆年间建砖木 炮台两座,分称“南炮台”、“北炮台”。咸丰八年(1858)僧格林沁奉命主持大沽口防务,南岸建 成三座大炮台,北岸建成两座大炮台,分别以“威”、“镇”、“海”、“门”、“高”五字命名,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;另有一座建在北岸,俗称“石头缝炮台”。自此,大沽口炮台 形成完整的海口防御体系。1901 年,庚子事变后,根据《辛丑条约》大沽口炮台被八国联军天津临时政府拆毁,现存遗址即是拆除后的遗存。1988 年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”。1997 年,对威字炮台遗址进行维修保护,并建成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。2003 年 12 月 ——2004 年 4 月,对南岸炮台遗址进行考古勘探,探明了“威”、“镇”、“海”三个炮台和炮台东、南侧围墙的位置、布局、结构和埋深等。2009 年 3、4 两月,再次对南岸炮台遗址进行考古勘探, 从整体上把握遗址布局结构、遗迹现象及地层堆积情况。大沽口炮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,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,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、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,是清朝北方海防设施的代表性遗存。

【保存现状】

 

大沽口炮台遗址东抵大沽口、西邻滨海大道、北至海河大桥、南面滩涂洼地。大体由北岸炮台遗址区、旧海河口及海河故道、南岸炮台遗址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。遗址地表自南向北分布着修复后的威字炮台及镇字、海字炮台遗存。另有北岸炮台遗址一处。其他遗迹埋藏在地下。

威字炮台位于海河大桥西侧,镇字炮台、海字炮台以南,海河南岸。它是一座圆形炮台,三合土构筑,经修复保存完好。残高13.79米,底座周长约200米,直径63.5米,基座相对埋深为7米,地表部分经修复,仿建引道(马道),台顶、垛墙风化严重。台体上有垂直于地面的均布裂隙。外表面只余局部,其余部分因风化所致凹凸不平。局部边缘坍塌。台体侧面生长酸枣、杂草等植物,其根系对台体造成损坏。台体下部被灌木杂草覆盖,保存状况不明。

镇字炮台位于威字炮台北侧,是大沽口炮台群中的主炮台,是一座方形炮台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对其破坏最为严重,仅保存了炮台的基础部分。三合土构筑,现底座周长约190米,基座相对埋深为7米,地表迹象不明显。发现引道局部。

海字炮台位于镇字炮台北侧,是一座方形炮台,三合土构筑。底座周长170米,边长42.5米,残高9.53米,基座相对埋深为7米。地表部分保存基本完整,台顶未见垛墙,台体上有垂直于地面的均布裂隙。表面风化所致凹凸不平。台上修筑军事工事一座,局部掏空炮台。台顶生长酸枣、杂草等植物,其根系对炮台造成损坏。台体下部被灌木杂草覆盖,保存状况不明显。

北岸炮台残高9米,台体被潮汐信号铁塔所覆盖,布满灌木、杂草,保存状况不明。地表迹象不明显,破坏严重。

 

大沽口“海”字炮台遗址

 

大沽口“威”字炮台遗址

 

大沽口“镇”字炮台遗址

 

 


相关搜索